矢志不渝铸师魂——赵生财
7年前,他被查出前列腺癌和肾上腺肿瘤。手术和化疗折磨得他痛不欲生。但因为放不下临近毕业的学生们。病情刚刚有所好转,他便回到了学校,并担任起六年级毕业班班主任。他说孩子们的笑脸就是我的动力,就是我的希望,只要还能站着。我就要站在讲台上。只要还能说话。我就要去上课。这个坚强的人就是西宁市劳动模范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第五中学教师赵生财。
提起赵生财,熟悉他的人都说,他就是一颗正能量的种子。在37年里,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。只要学生需要帮助。他都有求必应。
他是老师们学习的榜样。赵老师被确诊患有两种癌症,北京市肿瘤医院曾下达病危通知书。但赵生财老师不顾医生和家人的反对,毅然回到工作岗位。
为了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成绩,他善于把不同学生的教育问题放到具体的故事、游戏和活动中去解决。
他是个闲不住的人,每天清晨你总会在校园里看到一个身影,或是跟孩子们一起打扫卫生,或是提着暖瓶。帮同事打水,擦拭锅炉上的水渍和地上的积水。这样的小事在赵老师身上几乎天天都会有,点点滴滴汇聚成一种精神,一种蕴含着满满的正能量的精神。他把学校当做了家,把每一个学生都当做自己的孩子,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学生的身上。学校领导担心赵老师的身体吃不消,多次劝他回家休养。可赵老师说:“在家待着,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没用的人了,只有回到学校看着孩子们的笑脸,我才会忘记自己是一名重症患者,和他们在一起。我很开心,日子过得也很充实。孩子们就是我的兴奋剂。”朴实的话语映射出了赵老师高尚的灵魂。其实大家都明白,学校师资非常紧张。少一名教师就会给教学工作正常运转带来很大的影响。赵老师想学校所想、忧学校所忧,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。如今的校园里,依旧可以见到赵老师穿梭在校园的身影。校园里的桃树开了新花。但他却白了华发。在平凡的岗位上出色地履行着一个人民教师的职责。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定不移地为了“桃李满天下”这个理想不懈追求着。